万宝配资 从景区到城市会客厅:滕王阁的“三还”新生
眼前,古色建筑延绵赣江边近3公里,连廊里不少游客身穿汉服,打卡拍照,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唐风长卷展开在碧水蓝天之间。
7月7日,由中宣部组织开展的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江西主题采访第一站来到江西南昌滕王阁。作为南昌的文化名片,滕王阁这座地标建筑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断焕发新光彩。在这里,游客或登阁揽胜,或乘船观江,或身着汉服留影。来自湖南长沙的余先生说:“终于亲身体会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
“游客在滕王阁景区可以沿滨江步道散步,走到八一大桥欣赏南昌‘一江两岸’的风光。八一大桥还有‘白猫’‘黑猫’拍照平台。”江西南昌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旭说,为提升游客的旅游感受,2024年,南昌全力推进滕王阁景区“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的“三还”及北扩工程。滕王阁景区相关项目于今年1月1日正式竣工并对外开放。
北扩后的滕王阁景区与周边大士院街区成功打通,并与万寿宫商圈紧密联动。滕王阁从景区华丽转身为开放的城市会客厅,外地游客可以畅享“一站式”打卡游览的便捷,本地居民可以享受休闲出行的惬意。滕王阁景区北园、滨江游步道以及游轮码头等配套设施提质升级,破解了过去市民游客“近江却不见江”的困扰,做到“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还景于民”。
“之前来滕王阁玩过,听说滕王阁景区北扩后,特意来这里拍新唐风写真,这里出片儿。”来自抚州的于女士说,她的很多同学在这里拍过照片,所以暑期她也来这里玩一玩。
“整个工程分三阶段施工。第一阶段建设滕王阁北园,景区收费区域减少,免费区域扩大。第二阶段涉及八一大桥‘白猫’‘黑猫’拍照打卡平台以及修葺一新的‘四大名楼’,为市民游客欣赏赣江美景、拍照留念提供绝佳位置。第三阶段涉及大士院天桥、游客中心、景观连廊、园林景观、滨江步道等。”南昌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滕王阁景区北扩工程项目经理龚正介绍,经过扩容,滕王阁景区总面积扩大到约46.67公顷,其中收费的核心景区面积缩小至3.8公顷,景区约九成区域免费向市民游客开放。
游客还可以通过背诵《滕王阁序》全文免票进入核心景区。据相关统计,滕王阁北园免费开放后,周边商圈客流量同比上升210%;2025年春节期间,滕王阁景区接待游客106万人次,其中80%的游客集中在免费区域。
“景区学会算‘大账’、算‘民生账’,才能让市民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感,实现景区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景区和市民游客的双赢。”南昌市滕王阁管理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周艳琴说,滕王阁景区收费区域缩小,但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增加,周边旅游业态越发丰富。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滕王阁景区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近70万人次,其中收费区域接待游客12.57万人次,同比增长8.73%;实现旅游门票收入448.59万元,同比增长10.65%。而滕王阁景区南园、北扩区等免费开放区域人流量高达56.83万人次,同比增长99.82%。
“三还”及北扩工程根植于江西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路径的深刻实践,这一变革令人瞩目。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晓明介绍,“十四五”以来,江西省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近1.3万个,完成投资额超1.2万亿元。
“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新的经济业态、打造多元消费场景,江西一大批老街巷、老厂区、老旧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王晓明说,江西还积极打造传统村落“线上博物馆”“数字档案库”等新兴载体,构建信息化管理系统,给传统村落保护插上数字化“翅膀”。(本报记者 周 晨)
来源:中国旅游报
翔云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